若音乐是灵魂的镜像,华晨宇的作品便是一场精密而暴烈的自我解剖,将生命的阵痛与欢愉转化成音符的结晶,游走于创作的实验性与赤裸的情感真实之间。人们惯于用“先锋”或“异类”的标签概括他的探索之路,却鲜少触及他音乐创作下的核心命题:以艺术为器,拆解重构生命的残缺。
“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不经常分享生活的人,在近一年里,感觉你和粉丝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,也会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日常,是什么驱动你去做这一切?”
华晨宇放松地靠在椅子里,嘴角不自觉带上一抹笑意,“可能是这十几年的羁绊吧,随着这几年巡演和大家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,有时候在路上也会偶遇我的歌迷,我感觉我也融入了大家的生活,大家其实都是普通人嘛,只不过我的职业是歌手”当十二年的羁绊长出年轮,最好的养护就是让阳光透进年轮的深处,“我们都会经历喜怒哀乐,也会有很多一起的美好回忆啊,我希望我们的家不只是时空里的一个打卡坐标,可能一场演唱会,转瞬即逝,除了图片和视频,大家可能渐渐都会忘了当时的感觉,我想通过一些方法更多地记录这些吧。”粉丝的回馈,是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回响。每一次万人合唱,都是一次盛大的灵魂共舞;每一次相伴。都在无声地加固这座名为“火星乐园”的精神堡垒。“对,最近我们和和平精英一起做了一个ai“花傲天”,也能在我们忙的时候替我和花傲天陪伴大家,然后大家回到地球上,可以好好的工作,好好的生活,在工作之余,也能回到虚拟的火星中,和大家多说说话这样。”华晨宇与火星人之间的关系,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明星与追随者,更像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共鸣,他们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蜕变。
粉丝经常在演唱会上让华晨宇许愿,这个问题,我们再次询问了他一次“许愿啊”,华晨宇的声音很轻,稍稍思考了一下“嗯,我之前是希望自己有一个拒绝按钮,可以大胆的去做我想要的事情。”
华晨宇微微垂首,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扶手,浅浅地笑了一下“现在我学会拒绝了,但我希望的依然是能永远遵循自己的内心,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。”跟从内心也许会经历孤独,但也孕育了华晨宇精神内核中强大的自由,这份灵魂的空白是他思考世界的净土。
“那在上半年的演唱会旅途中,有没有哪个地方的美食最令你难忘?和大家分享一下”
华晨宇思考了一下,“西安”。西安,碳水之都,是今年华晨宇巡演的第三站,那里的美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西安的碳水,真的,我好久没吃这么多的碳水了,因为平时要控制体重,我基本不会吃很多高热量的食物,尤其是我们去吃的那个裤带面,真的特别棒,你知道吗,那个油泼辣子,超级香,但是它其实没有那么辣,毕竟在演唱会期间嘛,我也不能吃很辣的东西,西安真的,我感觉那天是我吃过最多碳水的一天。”华晨宇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美食的热爱,那份热爱不仅仅是对味蕾的满足,更是对文化的探寻。
华晨宇听到这个忍不住笑了一下,“我刷到那个帖子了,真的,我们团队经常会在一起,嗯,对,头脑风暴,就我化妆的时候或者,嗯,不太忙的时候吧,他们也会活跃一下气氛。为了赢他们,我真的,经常刷视频,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偷偷看,我看网上有没有那种好玩的,让人想不到的那种,但,主要他们真的,有时候有的说的太冷了,我完全接不上。”
华晨宇第六张专辑《量变临界点》之中的《不重逢》以及《怪诞心理学》的MV是在澳大利亚拍摄的,除了拍摄任务和工作之外,华晨宇也会抽出时间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“其实我之前去欧洲工作或者旅游多一点,感觉澳大利亚还和那边还是不太一样的,我在街上走的时候,看这边就很自然的感觉,大家都很自信,很自然的美,然后那边的环境很好,感觉很多地方都还是很原始的感觉,然后我去拍摄的那个地方,叫,叫那个蓝山,对,蓝山,我是凌晨去的,然后天还蒙蒙亮,感觉自己回到了大自然一样,真的很美,我当时还说我将来要在那边养老,哈哈。然后当地牛肉很好吃,那个牛排,真的很天然的感觉,我还尝试了挺多不同国家的餐厅,还挺多元化的,都还蛮不错的,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尝试一下。”澳大利亚的辽阔大地还有自然风光、人们的生活方式,都给了华晨宇很多创作的灵感,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。
“戒断嘛,嗯,前几年可能还没有这么深的感觉,就这几年,演唱会开多了,就会多一些这样的感觉,有的时候下了台,我就会有一瞬间,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抽离了,从那个极度兴奋的那个状态,一下子脱离了出来了。”说到演唱会,华晨宇眼神中闪烁着光芒,“我很享受舞台,很享受演唱会的时间,这样就可以和大家多见见面,多聊聊天,我也能分享一些自己最近的感受,和大家聊一聊自己学习到的一些观点。其实每次我都能看见台下的观众的很多情绪,她们的欢笑,哭泣,其实这些都会影响到我的,对,我也会沉浸到这种情绪里,可能就是一种观演关系的互动吧,但当演唱会结束,我突然从中抽离,我也会感觉,哎,我感觉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”戒断的本质不是戒舞台,而是戒那份被照见的,赤裸的真诚。“在回酒店的路上,我有的时候就会发呆,也不完全是因为累,就是因为,嗯,可能就是戒断吧,就感觉周围突然就安静了,然后我会回味回想,回忆刚刚演唱会上的这些感觉,就还挺恋恋不舍的。”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的第一句话一定是欢迎回家,真正的家从不怕告别,因为门牌号码镌刻在彼此共振的频率里。
华晨宇笑了笑,双手交叠在腿上“会啊,我经常刷,我也会看一些歌迷剪的视频,她们真的剪的超级厉害。”
“你有说过在创作的时候你会有一个画面,从而转变成旋律,那这个画面会有一个故事吗?会有主人公吗?还是仅仅只有一个场景呢?”
华晨宇稍稍思考了一下“会有吧,嗯,有的时候可能会是一个场景,我可能会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,然后把他写出来,就像《人之爱》,我是以一个第三视角去思考,人类的爱情到底是什么?人类为什么会因为爱而在一起?然后会思考一些不同人在一起生活的画面,做一个假设,思考不同的人在同一个环境或者游戏中他们的反应。”讲到创作,华晨宇更为健谈了起来,“当然啦,有的时候可能我自己就是那个主人公,就第一视角,我的有些歌就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啊,就比如我之前的《好想爱这个世界啊》,就是我那段时间自己的一个生活状态,然后我就会用音乐记录下来,之后可能过段时间觉得这个旋律OK,我会把这段旋律写成一首歌。”
“嗯,demo是蛮多的,可能之后有时间可以考虑一下吧,也要看符不符合专辑的主旋律吧。”华晨宇对待音乐态度的创作始终是严谨的,每一首歌都承载着特定的情感和故事,它们或热烈、或沉静、或悲怆、或欢愉,都是华晨宇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。音乐于他而言,不仅是艺术的表达,更是灵魂的对话,是与每一个听众心灵的触碰。
面对这个稍微深奥的问题,华晨宇思索了一会,“创作的尽头,我觉得,嗯,就是数学的排列组合,每一个音符就像是不同的数字,然后通过不同的顺序,节奏排列在一起就形成了旋律,就像很多人写歌,他会去套旋律,其实就是在套一个相同的排列组合啊,就像现在也有人会去用AI写歌,机器肯定比人类大脑的计算量大很多,出来的组合肯定也更多啊”
“那会有人担心说,那将来AI会不会有一天代替人类啊,AI会不会代替创作啊
“我觉得不会,”华晨宇很坚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,“创作的内核其实是人类不断的去发问和思考,我们不断的去问问题,不断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,这样才会不断的有新的创作思路,思考这是人类独有的‘生命力’,当然AI 它的学习能力很强,但它学习的其实只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过程,这个逻辑,它思维发散的能力我觉得不会比人类更强,它也不太可能可以代替人类的情感。”华晨宇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,他坚信创作的核心在于情感的真实表达,这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。
华晨宇曾在演唱会提起,自己推翻了过去很多年都认同的观点,为此,我们再次展开了一次讨论“可能是最近巡演多了,就和大家一起聊天的时间也多了,就能接收到很多大家想说的话啊,大家表达是情感啊,有的时候演唱会结束复盘,就会想到这些,慢慢慢慢地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,可能和之前的就不太一样了,人都会成长的嘛。”华晨宇表示自己也在旅途中不断学习,不断剖析“有的时候我也会直播和大家聊聊天,然后还有‘花傲天’也会告诉我一些有趣的事情,然后我就会思考这些事情或者情感背后的一些逻辑,然后可能我自己一个人想不明白,我就会去搜索,有的我觉得,哎,这个说的挺对的,或者有的我会觉得这个可能也不太符合我的想法,我就会去找别人聊,比如朋友啊,郑楠啊,等等,然后这些,嗯,想法就慢慢会有一些转变吧,就像六专,《忒修斯的船》我会思考,十年后的华晨宇还是那个华晨宇吗?”
“海贼王里面有一句话,一个人不管怎么变,他的龙骨是变不了的。也就是说他的灵魂是不会变的。”
“对,至少现在的我是这么觉得的,可能将来我也会有新的思考。”当万千表象如同泡沫消散于时间当中,唯有精神内核在世间沉浮中岿然不动,这才让我们得以确认我还是那个我。岁月可令外在被腐蚀,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内在罗盘指向。
华晨宇表现了一点惊讶“我要三十六了吗,感觉对年龄没有什么实感耶,计划的话,目前还是新形势吧,我们团队还在一步一步的落实当中,想选择一个最好的场地,但是新形势具体的我不能说,嘿嘿,这是个秘密,毕竟这是我和粉丝的约定,要给大家一个惊喜,我得把属于我们的家打造好了,做好看了,然后带大家一起回火星。”火星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有人愿意用全部真心为其命名,我们也希望,华晨宇在继日出演唱会之后,为我们带来下一个自然与艺术共生的舞台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